这首《定风波》词题为“三山送卢国华提刑,约上元重来”,三山即福建省会福州。上元,旧以阴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又名元宵节。这一天夜里张灯为戏,又叫灯节,所以词末云‘春风十里放灯时’这首词几乎全是白话,又没有用典,真不知还要怎么译,拿两分走人年少时还禁得住离别之苦,年纪大了却怕写送行的诗句放眼望去,南方的天空没有过雁的踪迹你看这遍开的梅花似也知道相思无限江山 …
百科知识
luán shàn xié fēn fèng wò kāi,xīng qiáo héng guò què fēi huí。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zhēng jiāng shì shàng wú qī bié,huàn dé nián nián yí dù lái。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
中秋月二首·其二 唐 · 李峤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赏析这首诗借咏中秋的月亮,表明世上万物不可能完全一样,存在着千差万别。“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意思是此时此地“圆魄”(明月)当空,又怎见得此时彼地(“千里外”)“不有雨兼风”呢?千里指很远的意思,风雨可借指人生的无常和艰辛。你怎么会知道外边千里之外的世界 …
朝代看作者自己设定 说平身什么的 …
1、《咏鹅》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2、《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3、《草》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4、《古朗月行》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5、《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6、 …
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原籍是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伯牙是当时著名的琴师,善弹七弦琴,技艺高超。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为“琴仙”。《荀子·劝学篇》中曾讲“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可见他弹琴技术之高超。《吕氏春秋·本味篇》记有伯牙鼓琴遇知音,钟子期领会琴曲志在高山、流水的故事。《琴操》记载:伯牙学琴三年不成,他的老师成连把他带到东海蓬莱山去听 …
礼记是由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编订。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 …
原文:王冕《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原文:墨梅元代:王冕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墨梅》古诗一共两个版本。题画原版本: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 …
两个读音。吐,普通话读音为tǔ、tù。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吐”字基本含义指东西从口腔中涌出,如呕吐;引申含义为把吞没的东西退出来,如吐还不义之财。在现代汉语中,“吐”也有说出的意思,如一吐为快。“吐”为形声字,口表意,其形像嘴;土(tǔ)表声,土有地义,表示从嘴里吐出的东西必落于地。本义是从嘴里吐出。读音:tǔ、tù组词是吐露。造句我现在已经知道泥土漏出来的 …
1、山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一样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海水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写柳树 杨万里的《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秋天的山树 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