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南《蝉》古诗全文朗读如下: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的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
百科知识
王维《相思》,全诗的意思是: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词句注释⑴相思:题一作“相思子”,又作“江上赠李龟年”。⑵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江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像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⑶“春来”句:一作“秋来发故枝”。⑷“愿君”句:一作“劝君休采撷”。采撷(xié):采摘。⑸相思:想念。[2] [3]译文:红豆树生长在南方,春天到 …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
《容止》篇言简意赅地描绘出了多个或是拥有出众的容貌,或具有超逸的气度的美男子。所以,魏晋时期就出现了一种非常特别的社会现象:对于男子外貌的品评成为社会风尚的主流。世说新语容止六则可以看出:士族阶层讲究仪容举止,这成了魏晋风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仪容风采有时甚至能借以活命或办成事情。例如第23 则记陶侃因苏峻作乱事欲杀庾亮,可是见到庾亮后就不一样了,“庾风姿神貌, …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运用了 比喻 的修辞手法,它的表达作用是 形象地抒发了诗人对朋友漂泊天涯的深切关怀和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 地点是现在的河南南阳,因为第一句诗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已经点名了地址;青山是南阳北边的独山,白水是白河,南阳城东的白河,现在南水北调有白河的一份功劳; 至于时间,我还真不知道,只一句青山,可以确定不是冬天和春天,那么就是 …
原文鹿柴王维 〔唐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译文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听到人说话的声音。落日余光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鹿柴》是一首山水题材的诗。《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这首诗写一座人迹罕至的空山,一片古木参天的树林,意在创造一个空寂幽深的境界。第一句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冷。之后紧接第二 …
1、《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宋代:张孝祥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淡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释义:秋日天空明净,远水蘸着长空,军营里红旗飘扬,不时传来马鞭声阵阵。远处淡烟笼着衰草,秋色在若有若无之中。万里中原已在烽火的北面,只能在东门的城楼上借一杯浊酒浇愁。酒后挥泪洒向悲凉的秋风中。2、《书边事》唐代:张乔调角 …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午日观竞渡 》是明代诗人边贡的一首关于端午节的七言律诗,描写了端午节赛龙舟的场景,流露出自己对爱国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同时也是对自己在仕途道路上的一种忧虑。这首诗从端午节期间戏水,赛龙舟的风俗开始写起,触景生情,表明了 …
黄四娘家周围小路开满鲜花,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又低。嬉闹的彩蝶在花间盘旋飞舞不舍离去,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悦耳动人。 这是一首别具情趣的写景小诗。小路上花团锦簇,长满花朵的枝条被压得低垂下来,花瓣之上是流连忘返的彩蝶,它们围绕着花枝翩翩起舞。从这里,我们嗅到了浓郁的花香。花旁的小路上,有 …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惟解:只知道解的读音是jiě,三声。 这是一首写晚春景物的诗.这时,百花盛开,万紫千红,它们像是知道春天不久就要归去,所以特别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各逞姿色,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机能,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