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原籍是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伯牙是当时著名的琴师,善弹七弦琴,技艺高超。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为“琴仙”。《荀子·劝学篇》中曾讲“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可见他弹琴技术之高超。
《吕氏春秋·本味篇》记有伯牙鼓琴遇知音,钟子期领会琴曲志在高山、流水的故事。《琴操》记载:伯牙学琴三年不成,他的老师成连把他带到东海蓬莱山去听海水澎湃、群鸟悲鸣之音,于是他有感而作《水仙操》。琴曲《高山》《流水》和《水仙操》都是传说中伯牙的作品。
有。
“本味”一词。首见于《吕氏春秋》中的《本味篇》。“本味”两种含义,一是指,烹调原料的自然之味。二是指,进烹调而出现的美味。
今人一般将“原本味道(如烹调原料的自然之味等)”简称为“本味”;本味又有一词叫回归本味意思就是回到本来的样子。同时,一些酒店餐厅等也有取名叫“本味”的,如广州、成都等地即有。
《吕氏春秋》是一部古代中国的文献汇编,其中并没有集中论述了味的道理。吕氏春秋是一部关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文献,主要收录了吕不韦及其门徒的言行和思想,以及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故事。虽然《吕氏春秋》中有一些关于饮食、烹饪等方面的内容,但并没有专门论述了味的道理。如果你对味学或饮食文化有更具体的问题,我可以尽力回答
《吕氏春秋》的第14卷《本味篇》,是伊尹以“至味”说汤的故事,来说明任用贤才,推行仁义之道可得天下的道理,得天下者才能享用人间所有美味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