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万物复苏,柳树发芽的景色,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你提到的“咏柳这首诗整首诗通过什么进而什么讴歌春天的什么?”
这个问题,我来简单的说说。原诗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前两句通过写柳树的高大,枝条的柔美碧绿,进而写到春风,小燕子。通过写小燕子春风来歌颂春天的美好。
咏柳的作者贺知章,通过描写春天的柳树,歌颂春天的美丽景色,赞美大自然及春天给人们带来的勃勃生机。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