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古代泛指爱侣,与鸳鸯同义。梧是雄树,桐是雌树。这句想以景物来表达离别后一个人孤独寂寞对方的思念之情。原句是:寂寞梧桐锁清秋字面意思是:茂密的梧桐叶已被无情的秋风扫荡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几片残叶在秋风中瑟缩,怎能不\“寂寞”情生。然而\“寂寞”的又何止是梧桐?即使是凄惨秋色,也要被\“锁”于这高墙深院之中,然而\“锁”住的又何止是这满院秋色?
原句为: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意为: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寥寥12个字,形象的描绘出了词人登楼所见之景。仰视天空,缺月如钩。“如钩”不仅写出月形,表明时令而且意味深长: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见证了人世间多少悲欢离合,今夜又怎能不勾起人的离愁别恨呢?俯视庭院,茂密的梧桐叶已被无情的秋风扫荡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几片残叶在秋风中瑟缩,怎能不“寂寞”情生。然而“寂寞”的又何止是梧桐?即使是凄惨秋色,也要被“锁”于这高墙深院之中,然而“锁”住的又何止是这满院秋色?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得恨,都被这高墙深院禁锢起来,此景此情怎一个愁字了得。
锁:而这个锁字,用在这里,于正常行文来说,属于无理之词。深院焉能“锁”住清秋?后主用一个“锁”字贯穿全句,方能恰如其分地反映出,其“别有一种滋味在心头”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