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赏析100字_次北固山下鉴赏50字

次北固山下每句古诗赏析如下:

1、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点题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小景是难得出现的。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潮平两岸阔”中“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采。“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这第三联,就是表现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

4、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这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次北固山下》作者唐. 王湾

 第一句: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首联点题,写旅途所见的大江两岸景色。以对偶句发端,起笔清新自然,寓情于景,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第二句: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阔”;“风正”,帆才能够“悬”。“潮平”又为下联“江春”一语做铺垫。

第三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颈联的写作手法是对偶、拟人,用“生”“入”将“春”“日”赋予人的情态,写出了夜色未尽,一轮红日已从大海上冉冉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体现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表达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人生哲理。给人以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第四句: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尾联照应首句,表现了诗人淡淡的思乡情绪。

诗歌整体写作特色:
寓情于景,景中含理。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颈联被明代胡应麟赞为“形容景物,妙绝千古”。时序匆匆交替,这怎能不让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诗中“生”“入”用了拟人手法。诗人无意说理,却在描写的景物中蕴含理趣。海日生于残夜,驱尽黑暗,江上景物呈现的“春意”闯入旧年,赶走严冬,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