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句“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断”字“复”字,写出诗人艰难的处境。
这两个字看似不着力,却很见作意。此诗人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何况又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更何况又是在这种情况下经冬历春,捱过漫长的时间。
原文
渡汉江
[唐]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断和复。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贬居岭外,思念亲人,又长期得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精神极为痛苦。
《渡汉江》古诗意思: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从家那边过来的人。
原文如下:
渡汉江
宋之问 〔唐代〕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从空间的隔离,联络的断绝,时间的久远三个角度来写,强化和加深了作者贬居期间的孤苦情绪(2)表达作者因等待团聚过久,在团聚即将来临之际,突发不祥之感,深怕出现意外而团聚不得的复杂心理。
把握文意后,理解着背。
《渡汉江》是隋末唐初诗人李百药创作的一首五言诗。
原文:
东流既弥弥,南纪信滔滔。水击沉碑岸,波骇弄珠皋(gāo)。含星映浅石,浮盖下奔涛。樯乌转轻翼,戏鸟落飞毛。客心既多绪,长歌且代劳。
渡汉江古诗意思
译文:
东边汉江水势很大,流到南方更见其滔滔。水流拍打着古时的沉碑岸和解佩渚,声势骇人。江水可含住漫天星光,可看得见浅处的江石,在船下波涛汹涌。桅上的乌鸦在轻轻的翻动着羽翼,嬉戏的飞鸟落下了羽毛。游子的心里满腹愁绪,我便书写下来替代他的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