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这是一首用女子口吻来描写男女唱山歌互答的情形,大家都知道《刘三姐》,那种对山歌都有一定的节拍,而且还载歌载舞,所以用“踏”字准确地反应出了当时的情形。《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这是一首用女子口吻来描写男女唱山歌互答的情形,大家都知道《刘三姐》,那种对山歌都有一定的节拍,而且还载歌载舞,所以用“踏”字准确地反应出了当时的情形。闻郎江上唱歌声。
此句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竹枝词》
原文是: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参考译文
江边的杨柳青青,垂着绿色枝条,水面平静,忽然听到江面上情郎唱歌的声音。东边出着太阳,西边还下着雨,说是没有晴天吧,却还有晴的地方。
这是一首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大意是:江边杨柳,树叶青青,江水平缓地流动,一叶轻舟在江上行驶。岸上少女忽然听到舟中青年男子在对她唱歌。她从歌声获得的印象是,对方虽没有更明确的表示,却似乎有些情意。这真好象黄梅季节晴雨不定的天气,说是晴天吧,西边还下着雨;说是雨天吧,东边还出着太阳,令人捉摸不定,是无“情”还是有“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