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颐是宋代理学家,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属于文人。
河南洛阳人,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洛学”代表人物,世称“二程”,其理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正是继承和发展了他们的学说。“二程”的理学思想主要见于《遗书》《文集》和《经说》等,现均收入《二程集》。
程颢(1032-1085年),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嘉祐年间中进士后,任鄠县及上元县主簿、晋城令,官至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曾参与王安石变法,后因反对新法,被贬至洛阳任京西路提点刑狱。宋哲宗即位后,司马光执政,荐程颢为宗正寺丞,未及行即于嘉定十三年(1220年)病逝,赐谥纯公。
程颐(1033-1107年),程颢胞弟,字正叔,学者称伊川先生。历官汝州团练推官、西京国子监教授。元祐元年(1086年)除秘书省校书郎,授崇政殿说书。曾与其兄同学于周敦颐门下,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著作有《周易程氏传》《遗书》《易传》《经说》,被后人辑录为《程颐文集》。
是河南洛阳人。程颢、程颐兄弟,河南洛阳人,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洛学”代表人物,世称“二程”,其理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二程的四传弟子、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为湖北黄陂二程祠所作《二程祠记》,清楚地写道:“二程夫子,则亦生于是邦。
”明代《黄陂县志.二程志》亦云:“二(程)夫子之生,有双凤投怀之兆,殆与元鸟之降,履武之祥,尼山之祈祷……” 二程祖孙三代在黄陂生活了六十多个春秋;二程生于斯,长于斯,学于斯,也达十四五载。黄陂为“二程第一故里”勿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