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通过作者对往事的回忆和今朝的情形的鲜明对比,表达了其思念故国的情感。
此词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对故国之思向往和无奈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绝命词。相传他在生日七夕那夜,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达了一个亡国之君的哀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用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愁字,用生动的比喻奔流的江水作答。满腹愁恨,极为贴切形象,托显出愁恨的悠长深远,力度和深度。全词明净,优美,清新的语言,高度地表达出词人的真情实感。
李煜在虞美人中写道: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作为一个文艺青年,擅长悲天悯人;作为一个皇帝,走从小被培养要兴邦治国,作为一个亡国之君,这几种感情交织在一起,明知道要治国兴邦,可自己又无力回天,也就只能这样抒发下郁闷的情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