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觞所出 (làn shāng suǒ chū)解释:觞:酒器;滥觞:使酒杯浮起来。
原指江河的发源之处水很小,只能浮起酒杯。后用以指事物的起源。也比喻事物所起源的地方。
出处:《荀子·子道》:“昔者江出于岷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滥觞。”
滥觞,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làn shāng,本谓江河发源之处水极浅小,仅能浮起酒杯,[1]后比喻事物的起源和发端。[2]出自《孔子家语·三恕》:“夫江始出于岷山,其源可以滥觞。”
释义:本谓江河发源之处水极浅小,仅能浮起酒杯(滥:泛、浮之义;觞:酒器,可以盛酒,言其微 )。后比喻事物的起源、发端。
语出《孔子家语·三恕》:"夫江始出于岷山,其源可以滥觞。"
滥觞源于中国古代的饮酒文化,传说中黄帝的女儿嫁给了蚩尤部落的族长后,黄帝为庆祝这一盛事,在杏林边上开宴,邀请众神、人物参加,饮酒畅谈。从此,杏林便成为了饮酒的场所,也因此产生了“杏林之会”和“滥觞之会”的说法。
后来,滥觞逐渐演变成为用来形容聚会、喝酒的场合,也成为了与文学、诗词相关的话题。可以说,滥觞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也是饮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郦道元的 《水经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