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如下:喻:明白;晓:知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近义词】妇孺皆知、众所周知【反义词】默默无闻【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广为流传。家喻户晓的意思是:每家每户都知晓。 家喻户晓,读音:jiā yù hù xiǎo 出处:宋·楼钥《缴郑熙等免罪》:“而遽有免罪之旨,不可以家谕(喻)户晓。” 译文:而传有免罪的旨意,不可以让每家每户都知晓 …
相差107年。1126年,金军南下包围了汴京。1127年(靖康二年四月一日),金军俘虏徽、钦二帝,北宋灭亡。1233年,蒙、宋联军攻陷开封,出走蔡州。1234年正月,金哀宗自杀,金亡。北宋靖康之耻发生在公元1127年,而金国的灭国则发生在公元1234年,两者之间相差了107年。金国灭亡时的惨像不亚于靖康之耻。靖康元年(1126年)冬,岳飞在相州城第三次投军, …
该小说是一部以春天为背景的小说,由当代文学作家卡尔·奥韦·克瑙斯高创作。这部作品是克瑙斯高以四季为主题的四部曲之一,他在这部作品中以一个父亲的身份审视自己的家庭与生活,为刚刚出世的女儿记下这个她尚且一无所知的世界。他反思自己与世界的关系,为刚刚出生的女儿讲述人与世界的羁绊为何物,同时也引领我们重新发现人之生存于世的意义。《李春天的春天》是一部言情小说,原著作 …
1、 我走在秋游的路上,一边唱歌,一边欣赏沿路的风景。2、同学们去秋游,一路上谈笑风百生。3、阳光明媚的早上,我们来到长鹿山庄秋游。4、欢乐谷从国庆长假开始,陆续启动国际魔术节、万圣欢乐节和台湾美食节系列活动,点燃人们秋游的激情度,一次次将人们推向欢乐的巅峰。5、青翠色的山水间,柿架子错落有致地摆放粉墙黛瓦边,绘就了一幅闲适、安详、恬静的古村风情画,勾起了大 …
唐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全诗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话译文: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苍翠。原野上的大火无法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机勃发。芳草的馨香弥漫着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又送游子远行踏上古道,满怀离情望着萋萋芳草。赋得古原草送别 [1] (唐)白居易 离离 …
水落石出,意思是,水渐渐被甘禾,路出水下被淹没的石头,醉翁亭记中用水落石出表示泉水的清冽。今意只很久前的秘密被真相大白,公诸于世。《醉翁亭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文章。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 …
克勤于邦出自《尚书.大禹谟》,是舜称赞大禹的话,意思是为国家大事不辞辛劳。赞扬大禹为治水的事业竭尽全力,不辞辛劳。原文中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演化成现在的成语克勤克俭,意思是既能勤劳,又能节俭。日积月累是出自《宋史.乔行简传》,指每天每月积累,形容长时间的积累。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意思是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克:能够的意思。邦:古代诸侯封国之称, …
观书有感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二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二首。《观书有感二首》是宋代学问家朱熹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是描绘其“观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第一首诗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第二首诗借助巨舰 …
铿锵有力 悦耳动听 抑扬顿挫 声情并茂 婉转悠扬 …
内容记述孟子政治活动及仁政、孝义、性善等政治伦理哲学思想。《孟子》现存7篇,主要记载了孟子 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及其哲学伦 理、教育思想等。孟子大力宣扬孔 子学说,把孔子的“仁学”思想发 展为“仁政”学说,他还提出“性 善论”,作为“仁政”学说的理论基 础;他主张法尧舜,制井田,提倡 “尚贤”、“薄赋”、行“王道”;在君 民关系上,他主张“民贵君轻”。 本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