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望洞庭山水翠还是色_遥望洞庭山水色翠的意思

两个都可以,因为由于年代的关系,流传下来的版本不同. 是"色"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

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

而本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纪录。

《望洞庭》是山水色。

如果是“翠”,就与下句的“青螺”之“青”重复,且不相类,失去诗意。又,月色朦胧中,其实很难分辨事物的颜色,何况是遥望呢?所以如着一“翠”字,则殊失其味。白银盘里一青螺,是对月色中洞庭山水的“着色”描述,盖月色中所望是青、是黑、是黛,以其朦胧则杂色无所见,型似青螺也。

一般是山水翠,也有作:山水色的,这只是版本不同而已,诗人当初到底用的什么如今已是不可考了。

望洞庭

刘禹锡 〔唐代〕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山水翠 一作:山水色)

《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诗作,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

两个都对。中小学教材里选用古的诗词,文言一般都会注明版本出处。编者选择的版本来源不同,字句就会略有差异。但是大体意思都是差不多的。

如果不是专业的研究者,就没有必要斤斤计较。

(如果是专业的研究者,可以看中华书局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这些古人文集的校订本);如果是考试的话,你就选择通用的,你们老师规定的版本。这句诗在我小学课本里选用的是“山水色”。

刘禹锡的《望洞庭》是山水翠。

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刘禹锡的《望洞庭》是山水翠。


《望洞庭》诗曰:“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平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联翩。那翠绿的君山,真像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青螺。

刘禹锡的《望洞庭》是山水翠。

《望洞庭》诗曰:“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平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联翩。那翠绿的君山,真像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青螺。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