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暮江吟》。 意思是:多么可爱的九月初三之夜啊, 露珠闪闪,如同珍珠闪耀;月亮弯弯,犹如弯弓一张。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此诗句出于《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杂律”中的一首写景诗。这首诗大约是公元822(年长庆二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诗句翻译出来的意思是: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似颗颗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

秋季。【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更是干支历申月的结束以及酉月的起始。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这时,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说明露水已经出来了,秋季已经到来。但是露水任然是露水,没有变成霜,则说明冬天还没到来。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农历的九月初三,肯定是上弦月,又叫望月,其弯如弓。从初一到十五的月亮为上弦月或望月;十六到二十九或三十为下弦月或朔月。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用是形象生动地表现出露珠与月的形象。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暮江吟》的第三四句。  其全诗文如下: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注释】  

1、可怜:可爱  

2、真珠:即珍珠。诗中的真是真假的真,而并非珍珠的珍  

3、月似弓:上弦月,其弯如弓  【翻译】  一道残阳倒映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金光闪闪,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殷红。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般,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致的弓。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