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这首词为公元1176年(宋孝宗淳熙三年)作者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州、途经造口时所作。公元1175至1176年(淳熙二、三年)间,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经常巡回往复于湖南、江西等地。 来到造口,俯瞰不舍昼夜流逝而去的江水,词人的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一诗中,诗人抒发了国家兴亡的感慨,因为家国沦亡之创痛和收复无望的悲愤,内心积郁愁苦与不满之情。
全词对朝廷苟安江南的不满和自己一筹莫展的愁闷,表达了蕴藉深沉的爱国情思。 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 辛弃疾的毕生志愿就是要北伐中原,恢复大宋江南的统一。
他有将相之才而无从施展,不管何时何地,无论所见所闻,种种物象,都会激发他的报国之志和悲愤之情。 原词: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代: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愁余 一作:愁予) 释义: 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
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看到无数青山。 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
江水毕竟还会向东流去。
夕阳西下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里传来鹧鸪的鸣叫声。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