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译文:煮豆来做豆羹,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七步诗
曹植 〔两汉〕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菽 一作:豉)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黄初元年(220年)曹丕上位,称帝为魏文帝。由于争封太子这段经历让曹丕无法释怀,在他称帝后,他仍对曹植耿耿于怀,就想方设法要除掉他。曹植知道哥哥存心陷害自己,可自己无法开脱,只好在极度悲愤中七步之内应声成诗。
四句自于《七步诗》,字面意思是豆秸在锅底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同根生”的豆秸为何要这样为难豆子?
《七步诗》流传的创作背景——哥哥曹丕逼迫弟弟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则常被理解为揭露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相互残杀,和诗人的处境艰难、沉郁愤激。
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词描述的是李白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好友汪伦的赠别诗,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脍炙人口。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令人回味无穷。
八句七步诗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
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高中学习的这首古诗简直是师圣的经典之作,感叹悲愤,引人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