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为:一个国家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
出自战国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
意思是:如果一个国家,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入,在里面,指国内。法家,能坚持法度的大臣。拂士,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拂:同“弼”,辅弼,辅佐。 则,如果。
出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
有关孟子的哲理性名言有: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有法家和道家中十方之士之一拂士在 出外无敌人无外患者(得病者)
主要区别:前文都采用正面论述,而这句话作者采用反面论证的方法去论述。
作者通过举例子和通过反面论证来论证:忧患会激励人(国家)生存(发展)!而一味的安逸享乐会使国家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