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宋苏轼的古诗朗读_中秋月宋苏轼朗读语音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阳关曲·中秋月

宋 ·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释

阳关曲: 本名《渭城曲》。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宋秦观云:《渭城曲》绝句,近世又歌入《小秦王》,更名《阳关曲》。属双调,又属大石调。按,唐教坊记,有《小秦王曲》,即《秦王小破阵乐》也,属坐部伎。

溢: 满出。暗寓月色如水之意。

银汉: 银河。唐袁晖《七月闺情》:“不如银汉女,岁岁鹊成桥。”

玉盘: 喻月。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应该是阳关曲·中秋月


宋 ·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这首小词,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表达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当年当夜推想次年中秋,归结到别情。形象集中,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