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就运用:
1.引“亲射虎”典故,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突出表现了他虽年纪已经不小,但仍有着少年的狂气。
2.引“遣冯唐”典故,词人以魏尚自喻,表达了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3.引“射天狼”典故,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这首词是苏轼任密州知州的第二年写的,词的上阕描写了一次出猎时的壮观场面,词的下阕借历史典故抒发自己杀敌卫国的雄心壮志。表达了为国效命的坚强决心和爱国思想,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一句的意思是那时我定当拉开弓箭,使之呈现满月的形状,瞄准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来。
《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的词眼是“狂”字。作者从“外在形象”和“内在感情两方面表现了少年狂。
“狂”字它既是词人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更是词人内在感情的高度概括。比如上阙描绘的心态、举止(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亲射虎,看孙郎),下阙刻画的胸怀、气概(遣冯唐、射天狼)无不由“狂”生发开来。
从以下的方面表现了作者的少年狂:
①出猎时英姿潇洒(装束气派)。
②出猎的队伍场面浩大。
③观看出猎的百姓众多,以孙郎自喻。
上阙描写的是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更是显出作者“狂”劲和豪兴来。
此词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词人诗人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当时苏轼被贬到密州,随密州太守出猎,酒后作此词,首句,老夫聊发少年狂,怎样的狂,牵着黄犬,架着苍鹰,戴着貂帽,穿着裘皮大衣,骑着快吗,像风一样的快,象孙郎一样一箭射虎和不输人的酒量等等,写出了诗人的少年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