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全诗的意思

虞美人

作者:李煜 (五代)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谁向江南处处栽解释:这是古诗词中的常用词了,谓瑰丽的姿容,通常只用于梅花。梅花既有瑰丽的风姿,那么就本该(合,应该)充任瑶台上的琼玉,至于它们为何不留居在飘渺的仙山,却被不知哪位仙家之手,栽向了江南的处处山林,这,可真是个令人大惑不解的疑问!这二句,给凡间的梅花,赋予了谪仙的身份,使它们纵然已降生到地上,却终究是超凡出尘、气质异于俗中众花。

这首虞美人.为南唐后主李煜在北宋为人质时所作,此时,国破家亡,小周后被宋太宗所辱,李煜靠女人苟延残喘,创作了这首千年经典!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句是全词题眼,也是千古绝句,广为流传。李煜的愁只能自问自答,因为实在无人与他“对泣新亭”,足见作者的孤寂。”这一江之水也充满豪气。李清照是个妇道人家,只能是一支哀婉的小溪。李煜的通感用得绝佳。“春水 ”带点花瓣,有形有声有色,把“愁”字立体化了。一个“向东流”,最近的联想是《长歌行》中“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但“向东流”含义更深了,东流之水可理解为孔子的“逝者如斯”,又可附会成“眼泪汇入长江”之意,可谓“千古一愁”。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