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苏辙中心论点_苏辙六国论的论证思路和中心论点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苏辙的《六国论》强调:“天下之势,在韩、魏之郊”,这可以说是地缘政治。

苏辙认为,秦与六国争天下时,不在于齐楚燕赵,而在于韩魏之地。而诸侯自保之法,也不在秦,而在于韩魏。因为秦要想攻击天下,必定要经过韩魏。如果韩魏足够强大,就像当初的晋一样,那么秦国就永远没有机会攻击齐楚燕赵,则他们自然安如泰山。

六国的应对之道是什么呢?应该是力挺韩魏,利用他们为屏障抵御秦国的进攻,也就是苏辙说的“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具体的办法是,当秦攻韩魏时,四国各出兵力物力支持韩魏,让他们能够发挥正面战场的抵御作用;如果秦越过韩魏攻四国时,则韩魏截断秦军的归路,让其腹背受敌。苏辙认为,如果这样,“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

苏辙认为,六国之所以灭亡是因为没能利用好能与秦国相抗衡的势力,即韩、魏国的国力,他认为若韩魏将武力抗衡进行到底,六国最终的结果变不会至于此地。

苏辙的这篇文章从“天下之势”的角度论述了六国中的后方四国在抗秦斗争中理应团结一致摈秦的观点,暗喻了北宋王朝对外投降妥协,只求苟且偏安一时的政治现实。

父子三人同论六国,然而观点却各不相同,而且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为了借古喻今,针贬时政。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