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的是对故乡的殷殷怀念之情。
译文:你是从我的故乡来,应该知道故乡的情况。请问动身的那一天,雕绘着花纹的窗子前面,那几株寒梅开花了没有?
原文:
杂诗
唐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杂诗三首》的译文:家住在孟津河旁,门口正对着孟津渡口。经常有自江南的小船驶来,是否有丈夫寄回来的书信呢? 您是刚从我们的故乡来的,肯定了解家乡的事。
以时序的递进、物候的变化,加深主人公的情感。
“已见寒梅发”一句是对上一首询问寒梅著花的呼应。此句是女主人公失望的深深怨情。因为光景蹉跎,不能如期践约,此时在女主人公眼中,寒梅花发已由希望之光变为幻灭之色。不仅如此。便是这象征青春、爱情的春天,欣欣向荣的春天,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梅花开了,早春已过。百鸟叫了,仲春也已飞逝。现在是莺飞草长的暮春了。随着节序的推移,女主人公的心绪也由百无聊赖到终日惆怅,以至看花落泪、见月伤心了。以前,她觉得,时间过去一天,距离自己美好愿望的实现就近一日。现在完全是逆反心理:时间愈是过得快,幻灭就愈彻底,犹如滔滔日下的江河,无可如何。此时,鸟鸣,春草都变作主人公情感的对立物。诗人说女主人公是以一颗充满忧愁的心“视春草”,她看到愈来愈茂盛的春草眼看就要连到阶前,禁不住惶恐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