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共长天一色表达的情感_秋水共长天一色描述的是哪里的景色

“秋水共长天一色”表达的情感:表达了作者怡然明净的心境与对自然景观和谐美丽的感叹之情。出自《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译文:落霞与孤雁一起飞翔,秋水长天连成一片。傍晚渔舟中传来歌声,响彻彭蠡湖滨,雁群因寒意而长呜,到衡阳岸边方止。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骈文。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意思是夕阳西下,天边的彩霞与孤独的野鸭一齐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连成一片,浑然一色。这两句诗中用落霞绚烂多彩与孤鹜的冷淡孤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落霞在飞又运用了拟物化的修辞手法,另外前后诗句也是对偶。通过运用对比拟物和对偶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这壮美景色的赞叹之情。

“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话不是形容爱情的

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景

的热爱和赞叹。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唐朝王勃所作《滕王阁序》,作者以落霞、孤鹜、秋水和长天四个景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历来被奉为写景的精妙之句,广为传唱。

这两句话,作者以落霞、孤鹜、秋水和长天四个景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历来被奉为写景的精妙之句,广为传唱。首先,对仗工整,几近“工对”。

上句的“落霞”、“孤鹜”与下句的“秋水”、“长天”都是名词性短语,对仗考究。而更绝地是,上下句中又各自成对,也就是格律上要求较高的“句中自对”:“落霞”可对“孤鹜”,“秋水”正对“长天”。

其次,上句写动,霞、鹜“齐飞”;下句写静,水、天“一色”。一动一静,以动衬静。上句侧重于目随景而动,突出景物神态;下句侧重于心因景而静,突出景物色彩。画面和谐,美不胜收。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