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
唐代: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译文:
到了新年都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二月初时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
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故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此诗作于815年(元和十年),当时作者韩愈在朝任史馆修撰,知制诰。对于到过岭南的韩愈来说,北方的春天来得稍晚,直到二月才有草芽长出来,作者便借鉴岑参《白雪歌》之意,创作了此诗。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风雪是一种自然现象,它给人们带来了美丽和神秘的感受。以下是一些形容风雪的诗句:
1."钟陵风雪夜将深,坐对寒江独苦吟。"——唐代杜甫《夜泊牛渚怀古》
2."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唐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唐代岑参《登幽州台歌》
4."玉垒山前风雪夜,锦官城外别离魂。"——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
5."岘山一夜玉龙寒,却忆江南春水温。"——唐代杜牧《赋得古原草送别》
这些诗句通过形容风雪的景象和气氛,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它们描绘了风雪带来的寒冷、孤独和无尽的美丽,让人们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神秘。这些诗句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让人们在风雪中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