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柴
[ 唐 ] 王维
kōngshānbújiànrén
空山不见人,
dànwénrényǔxiǎng
但闻人语响。
fǎnyǐngrùshēnlín
返景入深林,
fùzhàoqīngtáishàng
复照青苔上。
鹿柴是汉字?,拼音念mí
ㄇㄧˊ
部首 鹿
笔画 15
结构 左上包围结构
五笔 YNJS
四角 00294
仓颉 IPD
异体字 9E8B,
部外笔画 4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字头,请参考“麋”字。)
【亥集下】【鹿】 麋·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6
【唐韻】武悲切【集韻】【韻會】旻悲切【正韻】忙皮切,音眉。【說文】鹿屬。冬至解其角。【釋名】澤獸也。【司馬相如·上林賦】沈牛麋。【註】麋,似水牛。【爾雅·釋獸】麋牡麔,牝麎,其子?,其跡纏,絕有力狄。【疏】此釋麋之種類也。【周禮·天官·獸人】冬獻狼,夏獻麋。【註】狼膏聚,麋膏散,聚則温,散則涼。
又犫麋,醜人也。【左思·魏都賦】犫麋之與子都。
又水草之交曰麋。【詩·小雅】居河之麋。【左傳·僖二十八年】楚子玉自爲瓊弁玉纓未之服也。先戰,夢河神謂巳曰:畀余,余賜汝孟諸之麋。【註】麋,湄也。
又姓。蜀將東海麋竺。見【蜀志】。
又與眉同。【荀子·非相篇】伊尹之狀,面無鬚麋。
又與蘪通。【楚辭·九歌】秋蘭兮麋蕪。【註】麋蕪,芎藭名。
鹿柴读作:lù zhài
基本释义
1.一个地名。
2.篱落。比喻一个隐居的地方。
详细释义
1.一个地名。
2.篱落。比喻一个隐居的地方。
《鹿柴》读zhài的缘由:
《鹿柴》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所作田园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五首,《辋川集》是作者在辋川(水名)别墅所作的一些诗。全都是咏写辋川一带景物的诗作。原集有序说:余别业在辋川山谷,其游止,有孟城坳、华子冈、文杏馆、斤竹岭、鹿柴……与裴迪闲暇,各赋绝句云尔。从这里可以知道,鹿柴是王维辋川别墅附近的一处胜景。
古诗文中的柴有两个读音,柴薪的柴读chài;柴篱的柴一作砦,同寨,读zhài,作栅篱解,也指有篱落的村墅。所以,作为地名的鹿柴的柴就读zhài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