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中秋》_三年级下册《中秋》古诗

一、《中秋对月》


唐—曹松


无云世界秋三五,


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


不曾私照一人家。


译文:中秋节这天天空澄碧、万里无云,人们都在正看从海上冉冉升起的月亮。直到天边外面再没有天的地方,月亮都不曾只为一家人放光明。


二、《倪庄中秋》


元—元好问


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译文:不想吃饭身体日渐消瘦,穿着平破烂的衣服,秋天的寒意不知不觉中到来,不知不觉中慢慢的回忆童年。那时候怎么知道人生的艰难,早上的露气飘进茅屋,在沙滩边能听到溪水的声音。每每到了晚上月亮(山中)就出来了,到了黎明也从没有看过一眼。


三、《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


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译文:圆月慢慢落下巫山深峡,犹自被白帝城衔挂着。江上雾气沉沉,江浦昏暗,但是车轮一样倾斜的圆月依然把半座楼照得通明。兵营里士兵的刁斗敲响了催晓的声音,月宫的蟾蜍也自然倾斜。圆月如同张满的弓,苍白的魂魄不仅仅照耀汉家营盘。


四、《明月何皎皎》


汉—无名氏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译文:明月为何这般皎洁光亮,照亮了我罗制的床帏。夜里忧愁得无法入睡,披衣而起在空屋内徘徊。客居在外虽然有趣,但是怎比得上早日回家呢。一个人出门忧愁彷徨,满心愁苦应该告诉谁呢?伸颈远望还是只能回到房间,眼泪沾湿了衣裳。


五、《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译文:海上面升起了一轮明月,你我天各一方共赏月亮。有情人怨恨漫漫的长夜,彻夜不眠将你苦苦思念。灭烛灯月光满屋令人爱,披衣起露水沾挂湿衣衫。不能手捧美丽银光赠你,不如快入梦与你共欢聚。


觉得有用点个赞吧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