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xiáng),吴兴故鄣(今浙江省安吉县)人。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深受沈约的称赞。其诗清新,且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
用自己的智慧 见解结合仁 义等道德要求的出的可以得到快乐的人生态度是不需要理会他人诽谤的 也就是问心无愧何事不可做得
不是。
作品出处:《艺文类聚》。
《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创作的一篇山水小品,是吴均写给好友朱元思(一作宋元思,字玉山,生平不详)的信中的一个片段,被视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
《艺文类聚》是唐代开国初年由高祖李渊下令编修的,欧阳询主编,参与其事的还有裴矩、陈树达等人,武德七年(624)成书。此书分46部,每部又列子目727,全书约百余万言。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与顾章书》的作者是吴均。作者以鲜明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石门山壮丽秀美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托病辞官后归隐的志趣。作者以审美的视角看山水,既有争霞蓄翠的浓重色彩,又有鹤唳猿啼的悠扬声韵,这一切又契合于作者无拘无碍的自由心境,从而创造了一个远离名利追逐的超然审美世界。
《与顾章书》描写故乡山水赏心悦目的情韵和灵趣,表现作者回归自然的欢愉和对自由人生的积极追求,同时也反映他对人世的退避。以审美的视角看山水,既有争霞蓄翠的浓重的色彩,又有鹤唳猿啼的悠扬的声韵,这一切又契合于作者无拘无碍的自由心境,从而创造了一个远离名利追逐的超然的审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