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离骚一卷经,十年心事十年灯;芭蕉叶上听秋声。【出处】清,吴藻,浣溪沙。【鉴赏】吴藻是清代有名的女词人,她是浙江人。自古佳人多薄 命,名言警句,吴藻在三十岁以前的生活十分美满,后来却历尽折磨,痛苦 之佘乃皈依佛门。这三句词意思是:十年的痛苦生涯,陪伴我的 只是一卷离骚与一卷佛经;十年来的忧愁心事,就像那十年的古 灯;心中感伤凄苦,就像在风雨的夜晚,倾听芭蕉 …
百科知识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原诗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意思是明亮的明光照在床前,好象地面上生了一层白色的霜雾,抬头望着天上的明月,不由人思念远方的故乡。这首诗是诗人在他乡,病困旅途时所作,明白如话,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我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 …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大意:凉爽的秋风不断吹来,洞庭湖中水波泛起,岸上树叶飘落。融情入景,以景染情;秋水的绝唱 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2、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大意:落叶知时,引发对生命飞逝的感受;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你看,鱼儿在毛毛细雨中摇曳着身躯,喷吐着水泡儿,欢欣地游到水面来了。燕子呢,轻柔的躯体,在微风的吹拂下,倾斜着掠过水蒙蒙的天空……这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叶梦得《石林诗话》云:“诗语忌过巧。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之妙,如老杜‘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此十字,殆无一字虚设。细雨着水面为沤,鱼常上浮而淰。若大雨,则伏而不出矣。燕体轻弱 …
《襄邑道中》是宋代诗人林逋创作的一首描绘春日美景的诗作。这首诗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以下是这首诗的全文及逐句解释: 春事阑珊芳草歇,客里风光雨后天。 小楼回响杏花曲,骢马骄行杨柳烟。 金谷园中荒圃外,酴醿 …
答案是;单田芳老师说的最好。单田芳,祖籍山东德平,原名单传忠,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评书的传承人。1993年单田芳在中国广播学会上被评为“深受人民喜爱的评书表演艺术家”。说唐全传许多评书名家都说过,个人认为还是单田芳单老讲的非常好,过耳不忘,余音绕梁说唐后传(全59回):唐太宗李世民继承皇位后,为挫败哈密汗国赤壁保康王及隋余势力的侵犯 …
(其一):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其二):昨天夜里江边涨起了阵阵春潮,巨舰大船轻盈得如同一片羽毛。向来行驶要白费很多推拉力气,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顺漂。事实上,第一首诗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 …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秋末冬初的时候,荷花枯了,荷叶凋零,菊花也谢了,但是仍然有著不畏风霜的傲然枝干。一年里最美好的景色,你要记的,不是繁花盛开的春天,是橙子将黄,橘子犹绿的季节(就是秋末冬初)。 即使冬天快到了,仍然有结实累累的丰收。嗯!苏轼安慰他的好友,人到了壮年,虽然青春年华不再,但 …
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五代史伶官传写的序。最后欧阳修有个总结。欧阳修在文章最后写道:“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庄宗不是一朝而蹈死地的,他也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他最后死在自己宠幸的伶人手里。这个现象启示我们,打倒自己的,往往是自己身边的一些人和事,或者就是自己。这些因素由小积大,由少积多,最后来个总爆发。这就启示我们,要防微杜渐,发现不良的苗头, …
1陶渊明-《四时》晋代大诗人陶渊明除了爱菊,他还爱大自然的一切,对四季都充满了热爱,特地写诗总结,他在《四时》中写到: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1.春——《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2.夏——《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3.秋——《山行》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