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追忆抗元艰辛经历,表现忧国之痛和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南安军》:叙述自己被俘北行经过家乡的情景,抒发了宁愿饿死殉国,誓不投降的爱国之情。这句诗是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中“起一经”当指天祥二十岁中进士说的,“四周星”即四年。天祥于德祐元年(公元1275,宋恭帝赵?的年号),起兵勤王,至祥 …
最新内容
意思是:死去的人已经离我们而去,活着的人要好好的活下去。如:像。斯:这样。如斯,意思是像这样活着,还是要这样生活下去。这句话出自于:唐代诗人杜甫的《石壕吏》:“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意思是:死去的人永远不会复生了,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吧。《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写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这句话的意 …
刮目相待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刮目相待”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宾语;也作“刮目相看”。当今世界更是瞬息万变,周围的一切都在不停地发生着变化。人们要适应这种变化,与时俱进,随时调整看待周围的人和事物的方式和观点。问题中的“刮目相待”这一成语,即“刮目相看” …
描绘了暮春时江边美丽景色的画面,营造了一种急切,迫切的氛围,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绝句两首.其二唐.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释义: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
盛唐诗人、画家。王维(701年—761年)[a],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祖籍山西太原祁(今太原祁县),后举家迁往蒲城(今山西永济县西),是唐代的诗人和画家。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别名王右丞,有诗佛之称。身份:诗人、画家、尚书右丞。所处时代:盛唐。祖籍:太原祁县,汉族出生日期:武后长安元年(701年)去世日期:上元二年(761年)七月代表作品:《辋川集》、《王右 …
《桃花源记》,《小石潭记》,《诫子书》,《论语三章》,《曹刿论战》,《与朱元思书书》,《陋室铭》,《爱莲说》,《记承天寺夜游》,《咏雪》,《送东阳马生序》《三峡》 还有一篇最重要的是诸葛亮的《出师表》这是中考的重点木兰诗,行路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曹刿论战,鱼我所欲也,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师表,桃花源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初中必 …
意思是:居然离去不再回来。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译文:曾经多次前往下乡南昌亭亭长处吃闲饭,接连数月,亭长的妻子嫌恶他,就提前做好早饭,端到内室床上去吃。开饭的时候,韩信去了,却不给他准备饭食。韩信也明白他们的用意。一怒之下,居然离去不再回来。淮阴侯不是官职名 …
1,诗意: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2,原文:《元日》宋代: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3,译文: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4,创作背景:此 …
“三军可夺帅也” 出处《论语·子罕》。《论语·子罕》是春秋战国的语录体散文,本篇共包括31章。涉及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弟子对其师的议论。此外,还记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动。《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出自《论语·子罕》。意思是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有志气的人)的志向是不能被改变的。“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出自《论语·子罕》。指 …
莫愁前路无知己出自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意思是不要担心前方的路上没有知己。原句为“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高适的《别董大》。是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这句诗的意思是,即使前路茫茫,没有知己相伴,但在世界上总会有人知道你的存在和身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