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背后的故事,与徐志摩与他的妻子林徽因之间的爱情故事密切相关。
徐志摩和林徽因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著名的文学情侣,他们相识于1924年,当时徐志摩正在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而林徽因则是留学法国的学生。两人在巴黎相遇,相互倾心,徐志摩便为林徽因写下了《浣溪沙》。
1925年,徐志摩与林徽因相约在康桥(Cambridge)见面,共度难忘的一夜,这也是《再别康桥》诞生的地方。那一夜,他们在康桥边的小树林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徐志摩怀着对林徽因深深的依恋和不舍之情,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再别康桥》。
之后,徐志摩和林徽因一同返回中国,结为夫妻。然而,两人的婚姻并不幸福,徐志摩和其他女性有染,最终在1931年离婚。而林徽因也在徐志摩去世后的不久,因为情感纠葛和政治原因,遭到枪杀身亡。
尽管徐志摩和林徽因的爱情最终以悲剧收场,但《再别康桥》依然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一生中最美的爱情诗”。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背后是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上海。
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
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时间比较紧急,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个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