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虽然诗中提到了月亮,但并没有明确提到中秋节。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中秋节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庆祝,而这首诗写的是在白露节气,即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五个节气。因此,“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不是描写中秋节的。
对应中秋节的诗句是: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是谁家。
《十五夜望月》 唐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首先,这首诗没有一个月字,但是,很明显,我们可以从“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两句可以得出这应该是中秋之夜。
今夜月明人尽望寄托了诗人的思念远离的亲人,不再正面写自己的思亲之愁,而是用一种疑问式的委婉语气道出那绵绵的愁念会落在谁家?这句话点明了“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最后一句通过一句反问,描写了所有离乡者共同的思绪。
大部分诗人望月的诗都会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写,可以通过诗人在诗中的感情以及描写来得知具体时节。
古诗十五夜望月描写的中秋月色的诗句是: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题中的“十五夜”,结合三、四两句来看,应指中秋之夜。诗题,有些版本作《十五夜望月》,此处以《全唐诗》为准。杜郎中,名不详。在唐代咏中秋的篇什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
全诗四句二十八字,以每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此诗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
是,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