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二首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

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注释

西岭:西岭雪山。

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创作背景

  公元755年,爆发“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公元763年,“安史之乱”结束。结束之后第二年,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杜甫是我国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人称诗圣,这首绝句也是他的精典之作!他的原文如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是他在外面漂泊寄宿一处小旅店所作!两只黄莺鸟在翠绿色柳林鸣叫,一对对白鹭飞上了高高的篮天!在旅店窗对面的高山上白白的积雪还没有融化,始往三国时期东吴的客船还没有出发!

1、全诗意思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间鸣叫,一行白鹭向湛蓝的高空里飞翔。


西岭雪山的景色仿佛嵌在窗里,往来东吴的航船就停泊在门旁。


2、原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出处


唐代杜甫的《绝句》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这组诗当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春。唐肃宗宝应元年(762),成都尹严武入朝,蜀中发生动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治今四川三台)。次年安史之乱平定,再过一年,严武回到成都再次镇蜀。杜甫得知这位故人的消息,也跟着回到成都草堂。


这时杜甫的心情特别舒畅,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欣然命笔,写下了这首诗。

出自唐代杜甫的《绝句》


解释: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赏析:诗人描绘了一幅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鸟儿成双成对,这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舒适,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