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辗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战国时燕昭王曾筑台置千金于其上以延揽人才,因称此台为“黄金台”。“玉龙”,唐人用以称剑。黄金、白玉,其质地和色泽,都为世人所重。“龙”,是古代传说中的高贵动物,“黄金台”,是求贤若渴的象征。黄金台:《上古郡国图经》“黄金台在易水东南十八里,燕昭王(姬平)置千金于台上,以延天下之士。”反映了作者投笔从戎,建功立业,但又得不到赏识的一种“英雄无用”的悲哀
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你问的两句出自唐朝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全诗如下: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易水:河名,大清河上源支流,源出今河北省易县,向东南流入大清河.战国时荆轲前往刺秦王,燕太子丹及众人送至易水边,荆轲慷慨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战国燕昭王所筑,置千金于台上,以招聘人才、招揽隐士.“半卷红旗临易水”,引用的是荆轲刺秦的典故,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