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己安人_三省吾身,反求诸己,慎独自律,修己安人

"修己安人,琢玉成器" 这句成语出自《礼记·大学》。它包含两层含义:


1. 修己:指修身养性,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和能力。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要不断地学习、反思和改进,使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2. 安人:指关爱他人,为他人着想,帮助身边的人解决问题和困难。在与人交往中,要具备同理心和关爱之心,使人们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琢玉成器" 则是指将玉石雕琢成具有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器物。这里用来比喻通过不断地磨练和塑造,使人才得以成长和发挥。


综合起来,这句成语强调了个人修养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自我提升和关爱他人,才能使人才得以成长和发挥,为社会做出贡献。

比喻经过修磨锻炼,方能成器成才

《论语宪问篇》中。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这章经文中,子路向孔子询问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君子,孔子提出了君子的三种境界,一层比一层高。体现了儒家内圣外王的思想。

第一层:修养身心,保持恭敬之心,养成敬畏之心。

第二层:进一步修养身心,能使亲朋好友感到快乐。

第三层:再进一步修养身心,为天下百姓服务,使天下百姓过上太平生活。

孔子也感到达到第三层境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连尧舜这样的圣贤都难做到。但无论多难,修养自己的身心,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界,是每个君子的首要任务。也就是先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而后更好的服务百姓。

由此知:修己以安百姓是修己安人的理想目标。

意思是提高自身修养,使人民安乐。出自《论语·宪问》

就是指以身作则来影响人,用身教实行教化,使人民安乐。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