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约前343年-约前278年6月6日),芈姓,屈氏,名平,字原,楚国人(今湖北秭归),自诩为古帝高阳氏的后裔,其祖先屈瑕因屈帝王而被封为屈氏。作为楚王的近臣,官拜左徒。
他最有名的作品,当然是那篇《离骚》。这篇作品,是圆周率一般的存在,就是一般人背了一句“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之后就背不下去了,谁背得越多越厉害,围观群众就开始连连赞叹,而《离骚》的长度,仿佛圆周率一样无穷无尽……
扩展资料:
屈原作品富于忠君爱国思想,斥责小人祸国,怨恨君主昏庸,具有振兴楚国的抱负,热切追求理想,甘愿以身殉国。屈原作品表现出个人品格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执著理想,独善其身,坚贞不屈,态度毫不妥协。
屈原公元前340在楚国丹阳秭归出生,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辞赋之祖,中华诗祖。
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 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提倡“美政”。
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
但是,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再加上楚怀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由于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
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
结果楚怀王被秦国诱去,囚死于秦国。
顷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 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思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