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将磨洗认前朝前一句_自将磨洗认前朝打一动物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一、译诗: 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 我把它仔细磨洗,认出是三国的遗迹。 倘若当年,东风不将周瑜助, 那么铜雀高台春光深, 深锁住,江东二乔,沦为曹公妾。

另注: (一支深埋在泥沙里的断戟,虽然历时久远,但并未完全锈蚀。

我把它拣起来磨洗干净,还能认出是三国赤壁之战的遗物。

如果不是东风帮助周瑜获得火烧曹军的胜利,恐怕吴国的国色大乔、小乔就要被幽禁在曹操的铜雀台上了。)

二、鉴赏: 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这大内容、大主题却是通过"小物""小事"来显示的。

诗的开头两句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赤壁之战的风云人物,后二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 《赤壁》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折戟,折断的铁戟。

沉沙,沉没在沙中。铁未消,铁戟还未损坏。自,指诗人杜牧。将,拿来。磨洗,磨光洗净。认,辨认。前朝,此指那个铁戟的朝代三国,因在诗人所处的唐朝之前,故称前朝。此两句描述诗人在赤壁附近沙土中得一已折断的铁戟将其磨洗,认出是三国之物。为后两句抒发历史的兴替有时也不单是人力所决定交代原因。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