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乌台诗案的起因,苏轼虽有才,但一生三次被贬,自己总结一生黄州,惠州,儋州。
这次他三次被贬之地,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虽然仕途不顺,但他并没有因此沉沦,反而更加豁达,活成了真正的苏东坡,定风波就是最有力的说明。
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礼部尚书。南宋理学方炽时,加赠谥号文忠,复追赠太师。在王安石变法期间,苏轼虽赞同政治应该改革,但反对操之过急的政策及王安石任用的后任吕惠卿,因此招来新党爪牙李定横加陷害;后来又因苏轼反对“尽废新法”,受到司马光为首的旧党斥退,终生当不了宰相。由于苏轼在新旧党争中两边不讨好导致仕途失意,被侍妾王朝云戏称为“一肚皮不合时宜”。在元祐更化中一度官至尚书;绍圣年间因新党的章惇为相,又加贬谪至儋州(海南岛)。
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苏轼遇赦北归时病卒于常州(今苏州),时年65岁。次年,其子苏过遵嘱将苏轼灵柩运至郏城县安葬。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苏轼在散文、诗、词、赋均有成就,且善书法和绘画,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枯木怪石图卷》等。宋人王宗稷收其作品,编有《苏文忠公全集》。
诗词双绝
词: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为了使词的美学品位真正能与诗并驾齐驱,苏轼还提出了词须“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此处的“自是一家”之说,是针对不同于柳永词的“风味”而提出的,其内涵包括: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词品应与人品相一致,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为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扩展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苏轼让充满进取精神、胸怀远大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的仁人志士昂首走入词世界,改变了词作原有的柔软情调,开启了南宋辛派词人的先河。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中国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他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极具影响力的文学大家之一,被誉为“苏门四学士”之一。苏轼的诗文雅致清新,含蓄丰富,道出了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情感。他的诗文以其丰富的哲理思考和鲜明的个性特色而著称,深受后人推崇。他在政治、文学、书法等领域都有很高的成就,被后人称颂为“苏东坡,一代文宗”。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是中国北宋著名的大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文学创作涵盖了诗、词、散文等多种形式,其诗作豪放奔放,寓意深刻;其词作豪放派代表,对后世影响深远;其散文挥洒自如,变化多端。此外,苏轼还擅长书画,其书法造诣深厚,自成一家。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中国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他的诗文创作流传千古,被誉为“苏门四学士”之首,被后人称为“文学宗师”。苏轼一生经历了风云变幻的政治生涯,因言谏而多次被贬谪,但却在诗文创作上取得了辉煌成就。他的作品以豪放、率真、豁达见称,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品主要有《东坡志林》《东坡全集》等。他的诗词、散文和书法艺术都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法家。他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擅长词、诗、散文,文学才华出众。他的词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而著称,对宋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苏轼还是一位卓越的书法家,他的行书和草书堪称一绝。苏轼一生多灾多难,但依然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其作品富有人文关怀和乐观主义精神,被誉为"苏文"代表。
苏轼(1037-1101)是中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艺术家。他的诗文作品博大精深,以清新俊逸、豪放洒脱而著称。他的诗深受后人喜爱,被誉为“苏诗”,影响深远;他的散文洋溢着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社会的批判。在政治上,苏轼多次任职要职,但也屡遭贬谪,直言不讳,敢于抨击当权者。他还是一位文学理论家和艺术评论家,在美术、书法、音乐等领域也有杰出贡献。因此,苏轼被尊称为“苏东坡”,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
苏轼(1037-1101)是中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艺术家。他的诗文博大精深,清新俊逸、豪放洒脱而著称。深受后人喜爱,被誉为“苏诗”,影响深远。身居要职多次,却屡遭贬谪,直言不讳,敢于抨击当权者。同时,苏轼还是一位文学理论家和艺术评论家。在美术、书法、音乐等领域也有杰出贡献。因此,苏轼被尊称为“苏东坡”,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
苏轼(1037-1101)是中国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画家。其诗文以豪放洒脱、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而著称,代表作有《水调歌头》、《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苏轼在文学、历史、政治等领域都有深厚造诣,尤其以他在政治上的清廉正直而广为称道,他主张“独立之风”,在当时政治腐败的局面中保持了儒家思想的传统。他的书法造诣高深,作品为后世推崇。可谓一代文学巨匠。
苏轼,字子瞻,号东篱,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爱国,反对外族侵略。在文学方面,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散文写意流畅、引人入胜,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书法,华丽而优美,传世至今。他为人正直豁达,对朋友忠诚,对敌人宽容大度。他的作品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峰,影响深远,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 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美食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北宋中后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取得很高的成就。嘉佑二年进士及第,官至礼部尚书,后因乌台诗案而受贬谪,宋徽宗时期受到大赦,病死在回京的途中。
苏轼字子瞻,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死后追谥文忠。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书画家、文学家、美食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大胡子,是一个优秀的文人,但是个蹩脚的政治家。
苏轼是四川眉山市人,是中国历史上最出色的文人之一。
苏轼是个优秀的文学家,艺术家。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四川眉山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并同列入“唐宋八大家”。苏轼诗、文、书、画都很精妙,对词的贡献犹为突出。
他第一个冲破晚唐五代以来词坛上专写男女恋情、离愁别绪的旧框框,扩大了题材,提高了意境,成为豪放词派的开创者。
他创立的豪放词风,把词引向健康广阔的道路,直接影响了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世称苏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