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图

侧面描写。前诗是通过描写雪地里一排排连续不断的马脚印侧面烘托出作者送别友人路途遥远,真挚感情,后诗是通过描写天边的帆船消失在视野中,表现出目送时间之长。。。。。。。。。。。。。。。。。。。。。。。。。。。。。。。另外,前诗是标准的边塞风光送别诗,全篇写边塞风光,尾句点明战友的真挚感情。

在艺术上,这首诗给人一种奇丽新奇的情趣。之所以能达到这种艺术效果,一是因为诗人有长期边塞生活的基础,能准确地把握边塞风景的特点,写出它的奇处;同时因为诗人富于想象,善于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表现出主观的体验和联想,而不是停留在对客观事物的描绘上。其次是它写景抒情极富变化。

诗人善于用不同的手法,从不同角度写景抒情。有时实写,有时虚写。有时大笔挥洒,有时又精雕细刻。先用比喻手法写清晨的雪景;再用反衬、夸张手法写雪天雪地;后用烘托、对比手法写暮雪。从雪中的树、雪中的人、雪中的天地、到雪中的军营,雪中的红旗,雪中的天山。

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由外及里,又由里及外;由地面写到空中,又由空中写到地面。立体地再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形象和诗人的丰富感情。

黄鹤楼、扬州

形势动、意境阔大是此诗最突出的特点。黄鹤楼在江夏,与广陵(今江苏扬州)相距数百里,诗人举重若轻,将楚地吴天尽收于短短的四句诗中。首句说友人孟浩然辞别黄鹤楼开始东行,次句描写阳春三月,友人一路江行的旖旎风光.后两句写隐没于碧空尽头的孤帆和与天相接的江流,则象一条无形的纤绳,缩短了黄鹤楼与扬州在读者心中的距离,使诗作描绘和包容了广阔无垠的空间。

这首诗是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句里面有几个地名:

一是黄鹤楼,因为作者就是站在黄鹤楼上,遥望天际,对朋友送去祝福。

另一个是广陵,广陵就在现在扬州地域内,也是孟浩然此行的终点。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