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岳飞写的,是后人假借岳飞之名写成的。
其一,岳珂编撰的《金佗粹编》中并没有收录这首《满江红》。岳珂是岳飞之孙,三子岳霖之子,他将岳飞一生的诗词编辑成册,形成了《金佗粹编》。但从1203年始,到1234年再刊此书,中间历经了30多年,都未曾收录《满江红》一词。而《满江红》最早始见于1536年徐阶所编的《岳武穆遗文》,他是根据1502年浙江提学副使赵宽所书岳坟词碑收入的。在此之前的宋、元两朝中,根本不见对这首词的记载,它只是出现在明中叶以后。
其二,诗词中出现的地名和岳飞抗金路线不符。《满江红》中有一句“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其中的“贺兰山”在南宋时期属于西夏的领土,在现今的内蒙古河套之西,根本不是当时岳飞抗击金人时的战斗地点。而西夏在当时也并未与宋朝发生战争。岳飞伐金的最终目的是“直捣黄龙”。而“黄龙”则属于现在的吉林省境内,两地相隔数千里之遥,并且方向和“贺兰山”完全相反。作为一代名将,在写诗作词时,不会犯此常识性的错误,“不应方向乖背如此”。
其三,《满江红》的风格和岳飞诗词的一贯风格不符。岳飞曾作过一首《小重山》,其风格婉转低沉,舒缓惆怅,娓娓道来。但《满江红》却激越慷慨,雄浑豪放,一泻千里。两首诗词的风格相差太远,不符合岳飞一贯的风格。因此不可能是岳飞所作,很可能是后人假借岳飞之名写成的。其四,《满江红》有可能出自王越及其同僚之手。王越是明朝中期的名将和诗人,曾三次出塞,收复河套地区。他不但能“身率三军,决胜千里”,还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人,长于诗赋,有很多首传世之作
其四,《满江红》有可能出自王越及其同僚之手。
满江红是一个词牌名,《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岳飞写的,岳飞是汉民族抵御外辱的英雄,手握十万南宋王朝最精锐的野战大军,远离朝廷控制,仅仅几道金牌就独自回朝,说明岳飞忠于朝庭,无谋反自立之心,被冤枉的情况下,只恨不能收复山河,是汉民族的英雄,不能置疑。
是。
《满江红》是岳飞写下的词作。岳飞是宋代抗金名将,民族英雄,最后被奸人所害。作品充满了豪迈悲壮的爱国情调,“八千里路云和月,三十功名尘与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国人,捍卫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