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孤城万仞山的仞是多长_一片孤城万仞山,仞代表多少长

王之涣的《凉州词》云:中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这个“万仞山”中的“仞”,一仞=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161cm或者184cm,按此推算,万仞就是10000*161cm或者184cm,即1610000cm或者1840000cm。

其实,一片孤城万仞山在这里用了夸张的手法,形容山很高。山之高,更显出城之小,山之众,愈见其城之孤。通过这一对比描写,祖国西北边塞的雄奇广袤之美显现出来了。

“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孤城”是指玉门关。“一片孤城万仞山”的意思是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出自王之涣的《凉州词二首》。王之涣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

  第一首: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第二首:

  黄砂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

这首诗是凉州词,凉州是现在的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县。一片孤城万仞山中“孤城”指的是玉门关。

“一片孤城万仞山”这句诗的意思是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这句诗出自王之涣的《凉州词二首·其一》。1、原文如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2、释义:3、作者介绍: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蓟门人,一说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原文: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来源于王之涣的《凉州词》


意思是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将士何须哀怨那柳树不发芽,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