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蝉的古诗_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古诗和日积月累

1、一声初应候,万木已西风。偏感异乡客,先于离塞鸿。 《闻蝉》

2、齐女屏帏失旧容,侍中冠冕有芳踪。翅翻晚鬓寻香露,声引秋丝逐远风。旅馆听时髭欲白,戍楼闻处叶多红。《新蝉》

3、新蝉终夜叫,嘒嘒隔溪濆。杜宇仍相杂,故人闻不闻。 《闻新蝉寄桂雍》

4、门柳不连野,乍闻为早蝉。游人无定处,入耳更应先。 《早蝉》

5、新蝉忽发最高枝,不觉立听无限时。正遇友人来告别,一心分作两般悲。《闻蝉感怀》

关于五年级下册蝉古诗有:

1.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出自南北朝王籍的《入若耶溪》

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初秋行圃》

4.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出自宋代苏轼的《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虞世南 〔唐代〕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拼音版注音:

[ 唐 ] 虞世南

chuí ruí yǐn qīng lù , liú xiǎng chū shū tóng 。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jū gāo shēng zì yuǎn , fēi shì jiè qiū fēng 。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翻译: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