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作者:皮日休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念奴娇 中秋苏轼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
《十五夜望月》
唐: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落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首诗主要讲的是思乡的情结,描绘了一个中秋特定的环境,把人们带进去这个气氛里,诗歌表现得非常委婉。
2.《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小星辰。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作者从周围环境的进一步描写、刻画了对嫦娥的内心,虽然,在诗中我们没有发现任何直接描写心理活动的语句,但是,通过作者所渲染出来的凄清的环境氛围.就已经能够强烈地感受到嫦娥心里那深沉的悔恨之情了。
3.《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全词从月色的皎洁美好,写到“人与月圆”的愉快心情;从当年当夜推想次年中秋,便归结到了“离别之情”。
4.《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这首诗不像以前的诗那样伤感,但一大部分是诗人的幻想创作,虽然不太现实,但也充满美好,代表了诗人对中秋的幻想。
5.《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
这首诗给予读者美的享受,诗中描绘的就是读者现实经历的,又高于读者所经历的,诗的内涵饱满而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