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认为“乌”字指代的是乌鸦。月亮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我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在忧愁中入眠。落月、啼乌、满天霜,这三个意象都很凄凉,给人寂寥、清冷的感受,容易衬托出羁旅之苦和无处落脚的悲哀。
第三种,认为“乌”指的是一种叫“乌臼”的鸟。乌臼鸟又叫卷尾鸟、黎鸡,它常常在乌桕树上筑巢,喜食乌桕树的果实而得名。乌臼鸟非常敏感,领地意识很强,在半夜一有风吹草动就鸣叫,叫声相当渗人。它发出惨叫是为了吓退入侵领地的其它鸟类。汉乐府有一首叫《乌夜啼》的诗,这样描写:可怜乌臼鸟,强言知天曙。无故三更啼,欢子冒闇去。诗中写的正是乌臼鸟,描述了乌臼鸟喜欢在半夜三更如同恶作剧一样鸣叫,其叫声总是把梦中人吵醒,让人们迁怒于它。目前来看,三种观点各有坚定的支持者,想让“乌”字的含义固定下来,还很不现实。不论“乌”字指代什么,都不影响这首诗的审美和意境。
答:月落乌啼霜满天中“乌”是指乌鸦。这句诗词出自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介绍了苏州城外名胜古迹寒山寺的夜景,诗体清迥,不雕不饰,读来形象生动,宛如一幅图画展现在眼前。
这首诗里面的“乌”指的就是“太阳”了,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期,将太阳说成“金乌”——仿佛好象是一种神鸟(重明鸟),在这个诗句里面的“乌啼”并不是说太阳在哭哭啼啼的,整句诗的意思是:“寒冷的夜晚终于要过去了,月亮逐渐降落了,在公鸡的叫声中太阳渐渐升起来了”。
这里的乌是乌鸦的意思。利用乌鸦叫声烘托出诗人凄苦,悲凉的心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