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传统和风俗由来_端午节的传统风俗简介

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是用来纪念屈原的,最早出现 在南朝的《续齐谐记》和《荆楚岁时记》。据说,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打捞,一直航行了很远却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湖面上争相打捞屈原的尸体。于是便发展形成了划龙舟。百姓们没有打捞到屈原的尸体,又怕江河里的鱼虾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咬食屈原的身体。这便形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的习俗

1/5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大家在江面上争相比赛划龙舟。


2/5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又一习俗,粽子又称角黍和筒粽。是端午节必吃的一种食物。


3/5

喝雄黄酒,记得白蛇的故事么,就是端午节喝了雄黄酒吓死许仙,端午节喝雄黄酒就是为了祛除一下邪祟的意思。


4/5

挂艾草,艾草和菖蒲,很多地方都会在端午节这天挂于门庭,意为祛除有害虫子等,图个平安


5/5

少数地方端午节还有相亲的习俗,就是划龙舟的活动里,小伙看上姑娘,就要去送香囊,或者去女朋友家定亲,二刀肉配白酒哦。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