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炯的这首五律从军行的颈联是: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边境上有敌人来犯警报已传递到长安,使我心中激愤,难平,领了兵符,辞别菁纯率领小勇的战士,骑兵去围攻敌人的城堡。那时大雪纷飞是军旗上的彩画都貂蝉了,大风在四面八方夹杂着鼓声呼啸着我宁做百夫长为国效命,也胜过做一个身至书斋的书生。
《从军行》是唐代诗人杨炯的代表作,借用古乐府曲调名为题目,实际为一首五律,反映从军的辛苦。全诗写士子从戎,征战边庭的过程和心情,从而表达了国家有事、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牙璋”“凤阕”“铁骑”“龙城”都是借代。“牙璋”代指奉命出征的将帅。“凤阕”代指长安宫阙。“铁骑”代指精锐的唐军。“龙城”代指敌人的要塞。
“牙璋”“凤阕”“铁骑”“龙城”都是借代。“牙璋”代指奉命出征的将帅。“凤阕”代指长安宫阙。“铁骑”代指精锐的唐军。“龙城”代指敌人的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