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其四》是南北朝时期诗人鲍照创作的一首乐府诗,是《拟行路难》中的第四首。主要抒发对人生艰难的感慨,表达出身寒门的士人在仕途中的坎坷和痛苦。也有描写游子和思妇之作。大多感情强烈,语言遒劲,辞藻华丽。有五言、七言及杂言句。传说中的俊逸鲍参军!最出名的或许是他的《拟行路难》吧,一共十八首。其四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 …
《伤仲永》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篇散文。 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百姓,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有一天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他父亲对此感到诧异,从邻家借来给他,仲永立即写了四句诗,并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 …
1.屈原2.汉武帝刘彻3.张衡4.曹操5.曹植6.曹丕7.刘桢8.王粲9.徐干10.应玚11.陶渊明12.颜延年13.鲍照14.谢灵运15.谢朓16.庾信17.徐陵18.薛道衡19.王绩20.陈子昂21.王勃22.骆宾王23.卢照邻24.杨炯25.张若虚26.宋之问27.沈佺期28.左思29.阴铿30.沈约31.蔡琰(蔡文姬)32.王梵志33.寒山子34.杜 …
《春晓》作者: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鹿柴》作者: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静夜思》作者: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你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 …
一、家乡的月亮总比外面的圆,家乡的月饼总比外面的甜,中秋将至,不能回家团圆,给家乡的亲戚朋友送出我的祝福:中秋快乐!二、月饼香,香满堂,千里共团圆;花儿美,月似盘,何似在人间。好运来,梦成真,祝福快乐每一天。祝中秋节快乐!天天开心!三、一个月亮一个你,二个影子我和你!三生有幸认识你。四个月来好想你!五湖四海寻找你。六神无主迷恋你!七星伴月围绕你。八月十五我等 …
湘春夜月·近清明宋·黄孝迈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月当门。翠玉楼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摇荡湘云。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代杜牧《清明》 …
杨广在西巡途中所作的《饮马长城窟行》: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岂合小子智,先圣之所营。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1、《春江花月夜二首》隋代:杨广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夜露含花气,春潭漾月晖。汉 …
你好,1.《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3.《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4.《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
赏月 中秋节赏月中秋赏月是中秋节的传统项目之一,《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至唐宋时期,赏月之风更加盛行,关于中秋的诗词也层出不穷,包括辛弃疾的《木兰花慢中秋》,苏轼的《水调歌头》。《东京梦华录》更有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吃月饼 赏月和吃月饼已经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 …
好词:1. 银装素裹2. 冰天雪地3. 白雪皑皑4. 冰封雪盖5. 粉妆玉砌6. 寒冬腊月7. 风雪交加8. 大雪纷飞9. 滴水成冰10. 岁暮天寒11. 寒风刺骨12. 漫天飞雪13. 风刀霜剑14. 雪窖冰天15. 山寒水冷好句:1.冬天,天空中下起鹅毛大雪,到处都被渲染成白色,唯有松树还是那样鲜绿,点点雪片飘落在上面,仿佛朵朵白花。2. 雪越下越大,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