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译文: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2、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近代.毛泽东《沁园春·雪》译文:北方的风光,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3、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译文: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4、北风 …
百科知识
苏轼的《江城子》有多篇,其中5篇原文如下:1、《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代: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2、《江城子·密州出猎》宋代: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 …
山行 不是李白写的,是作者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首句点出“山行”。弯弯斜斜的山路,使行人产生遥远的感觉,不明言山高,而山高难登之意俱在言外。次句写山行寂寂中,忽然发现“白云深处有人家”,如闻空谷足音,其亲切欣慰之感自不待言。“有人家”不一定是所见,却可能是有所闻而产生的揣想:山高云深处,隐约听见鸡犬之声,那里该有 …
1、近现代陈毅《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译文:厚厚的一层雪压在松枝上,仔细看一看,这青松又高又直。要想知道这青松有多么纯洁多么高大,那就要等到树上那层厚厚的雪化了之后才能看到。2、唐代李商隐《题小松》怜君孤秀植庭中,细叶轻阴满座风。桃李盛时虽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葱。一年几变枯荣事,百尺方资柱石功。为谢西园车马客,定悲摇落尽成空。译 …
赠别其一暮投石家湾,川下白沙堆。公输舍人住,唯有水与 sky。注音版:mù tóu shí jiā wān,chuān xià bái shā duī。gōng shū shě rén zhù,wéi yǒu shuǐ yǔ sky。翻译:夕阳西下,我来到石家湾。川流不息,白沙铺满了河边。公输舍人住在这里,只有水与天际。这里是一个宁静,美丽的地方,让我想起了 …
人日思归薛道衡〔隋代〕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译文入春才刚刚七日,离开家已经有两年了。归家的日期落在春回大地北飞的雁群之后,但是想回家的念头却在春花开放以前就有了。游子远在外日日到思念亲人,家乡何时能归。作者人在南方,所思之处在北方。春天大雁从南往北飞。从“入春才七日”和“人归落雁后”而得知的。(我们老师讲过,这是正确答案)作者人在江 …
可以根据诗意进行划分,以下是划分方式供您参考: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 …
爱莲说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文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 …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形容唐代贾岛的《题诗后》.原文: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译文:这两句诗我琢磨三年才写出,一读起来禁不住两行热泪流出来。了解我思想情感的好朋友如果不欣赏这两句诗,我只好回到以前住过的故乡(山中),在瑟瑟秋风中安稳地睡了。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历经三年遣词斟句,才作成两句诗。每次吟诵,都忍不住热泪盈 …
《静夜思》 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江南》 〔汉〕乐府诗集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画》 〔唐〕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题画 》〔清〕袁枚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咏鹅》 〔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 …